34套海珠地铁“全新房”被甩卖
近日,广州产权交易中心挂出一则公告,要分别转让海珠区基立北街9号603房等34套房产。房源的所有者为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挂出的房源面积段在47-74㎡,总价173-289万,单价约3.5-3.9万元/㎡。
中介透露,基立北街9号小区是基立北危房改造项目的安置房部分,分为A、B两栋,靠近地铁2号线江南西站。
其中A栋目前已经被回迁的居民住满,B栋的大部分单位持有在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手上,包括这次出让的34套。
参考这批房源周边次新小区,同样的小户型,成交价在3.8-4.6万元/㎡之间。
这也不是机场建设投资集团第一次挂出该小区的房源。 从去年11月开始,该小区的房源就分批次在平台上挂出,价格差别不大。
而像这种国资企业甩卖的例子,在这一年,并不少,而且多的是这样的大手笔。
上个月,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打包出让番禺保利悦公馆55套房产,总价约1.4亿元,最终成功转让。
据了解,这些房源是之前的回购房,面积段在95/97/117方。今年2月份就曾挂牌出让,总价2.2亿元。最终二次出让时总价下调了8000万,平均单价约2.6万/㎡。
对比现在项目在售约3.8万/㎡的价格,是打了近7折。
多家房企变卖总部大楼,多路资本“抄底”
除此之外,近期,多地国资企业纷纷赴上海买楼,新疆国资收购上海华旭国际大厦(Plaza336), 河南国资则收购了上海星光耀大厦。来自江苏省、浙江省等长三角地区省份亦有国资企业在上海购置写字楼。
自去年年底以来,民营企业及个人投资者出手收购上海写字楼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例如,“水泥大王”金峰水泥以24.3亿元拿下上海宝格丽酒店,内蒙古“煤老板”则豪掷40余亿元买下上海“顶豪”中粮海景壹号三栋楼。
值得注意的是,三盛宏业、协信地产、朗诗集团等多家出险房企为回笼资金、释放债务压力,也选择了出售旗下总部大楼、自持物业等核心资产,科技类企业成为新的买家。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内资买家赶赴上海“抄底”的同时,民营房企正成为“甩卖”核心资产的主角之一。
阿里资产网站显示,7月17日,“上海市黄浦区外马路974号房产及车位等不动产”第二次拍卖结束,上海万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万栊”)通过公开竞价,以最高应价胜出,拍卖成交价格约为8.31亿元。企查查显示,上海万栊注册成立于今年6月17日,名为李艳的个人投资者持股100%。
记者注意到,上述资产名为“三盛宏业大厦”。三盛宏业曾位列百强房企行列,但从2019年开始遭遇流动性危机,陷入员工理财无法按时兑付、债券违约及旗下项目建设停滞等旋涡。目前,三盛宏业官网已无法打开,注册电话亦显示为空号。
此外,协信地产上海总部办公楼近期也被摆上了拍卖货架。京东拍卖平台显示,7月19日,上海协信远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名下上海市闵行区兴虹路173号不动产按现状带租约合并整体拍卖,但因无人出价最终流拍。
不仅如此,今年6月7日,电机驱动芯片半导体公司峰岹科技(688279.SH)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峰岧上海下设全资子公司峰岧半导体,拟向上海朗锨购买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临虹路280弄5号的全幢房产。
企查查显示,上海朗锨实控人为朗诗控股集团创始人田明。根据公开资料,上述房产名为“上海朗诗绿色中心”。朗诗控股集团官网显示,这正是公司在上海市的办公地址所在地,朗诗控股官微2019年转载的一篇文章也称:“上海朗诗绿色中心是朗诗集团总部办公所在地。”
“上海总部已经卖掉有一段时间了。”朗诗控股集团旗下某业务单元一位内部人士近日向记者表示。但其在获悉记者身份后又迅速改口称“不清楚”。记者随后拨打朗诗控股集团官网办公电话求证,发现已成为空号。
“房企位于上海市的总部办公楼被出售或拍卖,反映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带来的压力。一方面,部分房企融资渠道受到限制,流动性紧张,导致不得不通过出售核心资产来缓解财务压力。另一方面,受经济周期影响,部分企业经营面临困难,也使得一些原本用于自持的办公楼资产被迫进入大宗交易市场。”雷弘祺告诉记者。
来源:中国经营报、广州乐居、广州PLUS等
--THE END--
“北部增长极,置业正当时”2024花都好房节震撼来袭,
一站看遍花都优质好盘#花都好房节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